栏目导航

联系我们

  •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大杨镇四里河路68号汇银广场1-2304
  • 邮编:230000
  • 电话:15856966006
  • 邮箱:328613930@qq.com
米乐m6

公方彬:核心价值观与中华民族的崛起


来源:米乐m6    发布时间:2024-07-19 18:35:56

  习在中央政治局第13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要“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这充分说明核心价值观对社会乃至国家民族的极端重要性,同时指明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用的路径。我们或许可以说,核心价值观关系着中华民族的崛起。

  现在全世界都在热炒中国的崛起,这就要求我们思考:中国崛起于哪里?或者从更广泛的人类文明史上来讲,大国崛起的规律是什么?

  人类文明史反复证明:帝国总是要衰败的,没有永恒的帝国,但有永恒的文化或文明成果。在整个人类文明史中,从古罗马到当代,无不证明了这一点。每一次奥运会的主办者都高度张扬本国、本民族的文化和文明,而不是物质财富。中国的发展史同样表明:保证中华民族血脉延续的是富于凝聚力、向心力的文化。有人讲:“崖山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表面看似乎如此,因为蒙古族灭了南宋,满族灭了大明王朝。然而,往深处分析便发现,两个民族最后都融入了中原文化,或者说56个民族共同构建起中华民族文化。正因为中原文化同化力很强,才让一个从来不以征服、攫取为目的的民族保证了绵延生息,保证了大民族的大融合。可以说,中原文化是由56个民族共同创造、形成的,是这个伟大民族的包容度让一次次文化入侵得以消解。

  人类的文明史发展到今天,铁血已经不是大国兴起的核心之巅,取而代之的应该是文明创造。有这样一个论断:国家分三个层次——三流国家出口产品,二流国家出口标准和规则,一流国家出口文化和价值观。根本而言,大国崛起于文明,只有立身于人类文明的制高点起引领作用,才敢言崛起。文化的力量是巨大的,先进的文化必然有先进的核心价值观灵魂。因此,要保证立身于人类文明制高点的先进文化产生出来,就一定要活得支撑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为文化注入灵魂。

  核心价值观一定与时代相联系。那么,哪些变化在影响着核心价值观或呼唤着核心价值观呢?

  第一,大国博弈进入以核心价值观为支点的时代。国家之间有三大博弈——政治制度博弈、利益博弈和核心价值观博弈。目前,世界正在走向以核心价值观博弈为支点的时代。这种博弈的最大特点是内含政治,外显为文化。能不能在博弈过程中成为胜者,关键看文化的先进性,进而看是否有一种先进的核心价值观注入其中。在博弈重点发生明显的变化以后,我们应该把核心价值观反映出来,有所突破,以此引领我们的行为和价值取向,这是时代的呼唤。

  第二,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需要将核心价值观作为新精神力量的增长点。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中国从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处在革命阶段,赢得阶级基础,获得阶级力量,关键靠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学说——这是中国的力量之源,是赢得胜利的理论支撑。而进入执政阶段,中国的阶级关系已发生变化,再加上利益关系的变化,决定了我们一定要找到新的精神力量增长点。中国由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背后涉及许多问题、观念、方法论的变化。在这个转型过程中,核心价值观恰恰为我们找到了新的经济增长点,找到了看问题的新方法和新观点。所以,结合世界政治生态的变化和中国创新理论的内在需要,新精神力量的增长点在核心价值观。

  第三,中国社会转型要求以核心价值观来引领价值追求,规范社会行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小农经济基础上的道德价值观开始瓦解,而新的与市场经济、信息文明相适应的道德价值体系尚未建立起来,由此导致某些特定的程度的价值观紊乱现象出现。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规律早就证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每一种经济发展方式的变化都带来新的价值系统产生。当在农业文明基础上形成的“五伦道德”或“熟人道德”不足以满足现实需要后,就必须建立“六伦道德”或陌生人道德。其他领域的观念与此相类似。因此,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保证新的价值系统有效运行的支点或基础,只能是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看不见摸不着,但一旦确立起来,就会驻存于灵魂深处,随时发挥作用。我上过战场,直面过死亡的威胁。有人说,“战场上的英雄是一念之差”,问题就在于这一念之差指向哪里?是逃避还是冲上去,这个区别很大。而决定选择的,就是灵魂深处的价值观。综观我们今天的伦理道德规范,我们欢呼的、愤慨的、痛苦的,都要切入到核心价值观上来,并且利用核心价值观来调解、引领和改造。

  一种核心价值观的兴起和没落,背后反映的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兴起和没落。核心价值观的缺失总是反映在精神领域,最终酿成社会问题。中国坚持的是社会主义制度,走的是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的是社会主义文化,注定要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支撑和提升,而不是依靠其他的什么价值观。

  第一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备了包容和吸纳一切人类文明成果的能力。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应该说我们的民族文化就得益于包容力。前面我讲了少数民族进中原体现了这个包容度;近现代一百年来,洋务运动开始后很多西方文化进来,都没改变中华民族文化,反而是我们化解了或者吸收了其他的优秀基因……以上都证明了包容度,这个保证我们民族绵延生息的基础。今天中国的崛起不是零和博弈,而是和人类所有的文化、不同民族在共同寻找文化的增长点。中华民族今天走向世界,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已经清楚地告诉世界:我们的文化可以包容、吸纳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我们不是破坏者,同时我们的崛起也不是灾难。有了这个前提,我相信中国走向世界后会具有更强大的担当能力。当然,强调这一点实际上也反过来塑造我们自己——我们在取向上、在价值目标上制定规则,明确前进方向和实现目标。

  第二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备了区分不同文化、诠释自身制度特点与道路选择的能力。核心价值观就是一个价值坐标的问题,它用评价、选择提供一个标准、坐标。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具备了区分文化的特征,世界的文化是丰富多彩的,我们与西方的文化不一样,但都是奔着文明去的,只是走向不一致,在某个阶段的节点上结果也不一样。

  中国不排斥西方创造的文明成果。民主、自由、人权是西方资产阶级创造的文明成果,中国从来没说反对自由,中国也从来不反对民主、人权,但是不同的民族发展确实有不同的阶段,有自己的文化、习惯、行为、路线设计,所以我们只可以走自己的路——这就是核心价值观已经区别了不同的文化差异,同时诠释了本民族的文化。

  我还想强调一点:我们先天就有优势,关键是揭示和发挥。比如平等的问题,中国革命的动力就是解决平等问题,消除不平等,消除剥削,我们社会主义制度追求的就是平等。

  第三点,我觉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备了开拓文明新路径的基本能力。把文明作为国家层面的核心价值,突出反映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取向。既然大国崛起于文明,那么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以此为取向,有希望把中华民族推向更高的责任和担当。尤其放在当下,这一价值追求的意义更大——历史早就证明,每一大国的兴起都会与旧制度发生某些特定的程度的冲撞,要避免冲撞导致的灾难,只能寄希望于找到一个平衡点和妥协的路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容易深化难,真正化作人们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更难。这样的一个问题主要不是理论工作者完成的,而是实践工作者来完成。

  第一点,不断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将其化作思想和理论体系,揭示其神和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体系,包含12个概念,每一个都值得解读,而且必须整体解读,不能分解。解读最重要的是让人弄清它的实质,诠释核心价值观能发挥到什么程度。解读能力很重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有一个重要的思想、理论大厦,我们应该执着地把它完善、丰富和发展。

  第二点,努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入生活,注入法规制度,真正成为社会的柔性约束。核心价值观不同于某一思想理论,它关系一个民族价值系统的建设,带有根本性、基础性,既不能轻易更改,更不能一阵风。要解决这一个问题,就必须把核心价值观注入老百姓的生活之中,唯此才能发挥生命力,产生作用。在座的战友,咱们都穿着军装,军装里面就有精神元素,就有核心价值观。汶川地震时,网上有一首影响很大的诗《妈妈,别哭,我去了天堂》,其中一句是“可惜我等不及看到绿色的军装”。为什么灾难来临的时候老百姓都希望看到穿军装的人呢?因为那代表着希望,那是一代代军人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精神符号。所以我们的价值观要进入生活,塑造引导力,而英雄就是载体,由它来引领我们的价值坐标,成为一个标杆。

  第三点,最大限度启发大众的自觉,以内生动力支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自觉性是确立价值观的最大动力之源。人类境界有三个层次:一是被感人的事情感动;二是你的行为感动别人;还有一个境界,你被自己的理念和行为感动——这样一个时间段我们就成熟了,有稳定的核心价值观的支撑和引导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