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河北发现东汉时期宫廷修建遗存
来源:米乐m6 发布时间:2025-04-10 08:45:22
河北省文物考古研讨院在石家庄东垣古城遗址考古作业中获得突破性开展,城内发现东汉时期宫廷修建遗存。这一发现将石家庄如今都市圈内建城史明晰追溯至两汉时期,为研讨石家庄城市开展史供给了重要什物材料。
在考古现场,作业人员正在对一处大型夯土基址群进行详尽整理。“从修建规制、出土文物并结合文献判别,这儿应该是东汉真定侯国宫廷区地点。”河北省文物考古研讨院副研讨馆员为介绍,该遗址的宫廷基址群以“回”字形平面布局为明显特征,已部分揭穿的A区夯土基址的修建形制和体量同汉长安城未央宫中心官署遗址、汉宣帝杜陵陵园修建基址存在相似之处,彰显出侯国高等级宫廷的修建特征。
东垣古城遗址坐落石家庄市长安区北部,遗址面积2.76平方公里。据史料记载,东垣古城曾是战国时期中山国的重要城邑,秦灭六国后,东垣一跃成为恒山郡的郡治。至汉代,东垣更名“真定”,先后成为恒山国、真定国的都治。北朝时,真定治所北迁,东垣古城逐渐走向式微。
20世纪50年代,在全国文物普查时,这座遗址被发现,尔后,一系列考古勘探与开掘作业逐渐打开,让这座古城的奥秘面纱被一点点揭开。东垣古城遗址沿袭时间长,考古作业充沛,是河北区域现在仅有一个通过全面考古勘探、布局结构明晰的两汉郡国中心城市,更是国内初次展开体系作业的两汉王(侯)国都遗址。2013年,东垣古城遗址当选第七批全国重点文保单位。
“从考古开掘的效果来看,大型夯土修建基址规划宏大,展现了这儿曾作为区域中心的富贵盛景。”为说,尤其是近些年来新发现的“三纵三横路网体系”和大型夯土基址群,发现遗址总数337处,包括夯土基址区、城垣、城门、城壕、路途、水系、居住址、手工业作坊等,为深入研讨东垣古城的前史和修建供给了至关重要的头绪。
据介绍,本次揭穿的修建可分为两期,第一期被第二期叠压,仅部分有出露。第二期修建首要年代为东汉,第一期修建或许早至西汉时期。在第二期修建遗存的堆积中,还出土了很多瓦当、斑纹砖、空心砖等修建构件。其间,“真定长乐”铭文瓦当这一要害证据,可断定此次揭穿的第二期宫廷修建属两汉时期真定国中心宫廷遗存。此外,还发现了形制杂乱且规划较大的排水管网体系,根据出土遗物和层位联系判别,或许晚至魏晋时期。
据了解,本次揭穿的汉代宫廷修建不只是华北区域现在发现的布局最完好、标准最高的两汉高等级修建群,更是国内现在仅见的两汉侯国宫廷修建遗存。该发现不只使学界对东垣古城遗址的城市布局有了新的知道,还证明了东垣古城的前史开展头绪,证明了东垣古城作为真定国国都的主体位置,成为阐释两汉时期当地侯国城市建制与政治空间形状的重要样本。
- 上一篇:河北正定:古城文明有“看头”
- 下一篇:孝感喊你上岸!来孝考生专属福利大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