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长沙公布第三批23处历史建筑 侧重工业遗址 橘洲大桥入选
来源:米乐m6 发布时间:2024-10-19 07:16:22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2月5日讯(记者 陈焕明 通讯员 肖日凡)长沙是我国第一批24个历史背景和文化名城之一,随着城市建筑的持续不断的发展,现存历史建筑愈显珍贵,急需格外的重视和保护。今日,长沙市住建委公布第三批23处历史建筑,新一批历史建筑主要侧重于近现代工业遗产和新划入长沙市范围的望城区建筑,市民所熟悉的橘子洲大桥、八一桥、国货陈列馆旧址、烈士公园西大门等入选。
记者了解到,早在2002年9月,长沙市政府将35处建筑(地段)公布为长沙市第一批近现代保护建筑(以下称历史建筑),并进行了挂牌保护。2009年4月时,长沙市政府又对第二批21处近现代保护建筑实施挂牌保护。此次第三批历史建筑的调研工作从2013年开始,由长沙市住建委会同长沙市城乡规划局、长沙市文广新局开展,前后历经4年时间,近日长沙市政府批准同意将长沙锌厂等23处建筑公布为第三批历史建筑。
本次公布的历史建筑主要侧重于近现代工业遗产和新划入长沙市范围的望城区建筑,23处保护建筑共分为工业建筑、教育建筑、公共建筑、望城区保护建筑及其他建筑五类。
有着百年历史的长沙机床厂如今已变成万科紫台项目地块,百年光阴里这片土地纪录着机床厂工人热火朝天的青春岁月。万科紫台品牌负责人赵子梵介绍,在紫台建设过程中,他们对部分厂房加以保护利用,比如一块块诉说着时代辉煌历史的老厂房红砖、高耸入云面江而立的工业文明标志大烟囱。都变身小区内公共开放空间,让老一辈人能在这里找回曾经的记忆。
记者翻阅《长沙市第三批历史建筑项目名单》发现,此次第三批公布的23处历史建筑具体为长沙锌厂等6处工业建筑,中南大学本部校门、湖南大学外语楼等7处教育建筑,国货陈列馆旧址1处公共建筑,乔口镇刘益民故居等3处望城区保护建筑,湘雅医院行政办公楼、橘子洲大桥、八一桥等6处其他建筑。
湖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建筑历史及理论研究中心主任张卫和记者说,历史建筑对一座城市来说也是一种情结,她们带着岁月的痕迹,却能够历久弥新,反而冷藏才意味着死亡,只有不断使用才能使其焕发生命力。
记者了解到,根据相关规定,历史建筑的确定有几个评判标准,比如要具有突出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较高的建筑艺术价值、体现一定的科学技术价值等。比如修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橘子洲大桥,是全国顶级规模的双曲拱桥,也是长沙首座跨湘江桥梁,且首次采用双曲拱桥的形式,因此具备极高的科学科学技术价值。
市住建委相关负责的人介绍,通过对第一、二、三批79处长沙市各历史时期有特色、有代表性、标志性、纪念性的历史建筑实施保护,有效地对长沙的城市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等“基因”得以控制和保留,可以记录城市的蜕变与升华,留住“城市的记忆”。
“其实利用才是对历史建筑最好的保护,比如湘江西岸的裕湘纱厂被用作签证办理点,又重新焕发生机。”市住建委总工室负责的人介绍,下一阶段,该委将按照安排,尽快组织对第三批历史建筑进行结构安全性能检验测试,并根据检测结果与建筑产权单位或个人签订保护管理责任书,以规范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利用。
根据长沙市政府办公厅发布的通知,历史建筑迁移或改建,须经市住建委、市规划局、市文广新局充分论证后,再报市政府批准。凡损坏或者擅自拆除、迁移、改建历史建筑的,由市建设行政主任部门依法依规按程序进行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