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querynum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www.france-immi.com/inc/func.php on line 1413

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database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www.france-immi.com/inc/func.php on line 1414

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Stmt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www.france-immi.com/inc/func.php on line 1453

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Sql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www.france-immi.com/inc/func.php on line 1454
威宁城镇化建设:产城融合育新机 人民生活更幸福_米乐·M6(中国)官方网站-米乐体育官方入口

栏目导航

联系我们

  •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大杨镇四里河路68号汇银广场1-2304
  • 邮编:230000
  • 电话:15856966006
  • 邮箱:328613930@qq.com
米乐m6

威宁城镇化建设:产城融合育新机 人民生活更幸福


来源:米乐m6    发布时间:2024-09-03 13:34:23

  在乌蒙山深处,一座小城——威宁,无声地跟随着祖国和时代的步伐,一路拔足向前。

  从“几条小毛路”到路网纵横通达,从散乱的自建房到规划整齐的居民小区,从休闲只有小广场到草海北坡生态公园,从经济开发区到县城周边蔬菜产业带.....随着基础设施逐渐完备、生态环境逐步改善、产城融合发展、民生建设日益规范有序,威宁这座32.31平方公里,生活着32万人的小城,慢慢蜕变成一座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城镇”,一个“宜居宜业宜游宜商”的幸福新家园正款款走来,并不断绽放蓬勃生机。

  从最偏远的石门乡年丰村,到五里岗街道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阳光馨区,刘高敏一家变化的不单单是家庭住址,还有他们奇迹般的“圆梦”之旅。

  这一年,刘高敏一家搬到了位于威宁县五里岗街道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她实现了第一步跨越——“搬进城”。

  搬到县城后,刘高敏又琢磨起未来生活的门路。由于家里日子实在捉襟见肘,她选择了技术门槛低、启动资金少的包子铺。刘高敏参加了几期威宁易地扶贫搬迁后期扶持产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后扶公司”)举办的就业培训后,初步掌握了做包子的技术。通过在家里反复试验摸索,她终于做出了比较理想的包子。

  她和丈夫买了一辆三轮车,将在家做好的包子拉到小区里叫卖,刘高敏的“家庭包子铺”就这样诞生了。

  2017年4月,后扶公司花50多万元将原先的车库改造成平价菜市场,优先为搬迁社区内的居民提供摊位。

  2018年,初尝创业甜头的刘高敏立即租了一个不到10平方米的小店面,开始真正的创业之路。

  眨眼间,刘高敏和丈夫经营包子铺已经4年多。在政府的支持和自身的努力下,刘高敏的生意越做越大。现在,她的包子铺已发展为两个店,每天利润上千元。

  为了纪念自己的梦想一一实现,刘高敏将包子铺取名为“圆梦包”,而她的“圆梦包”,正在给她一个又一个的惊喜。

  在威宁,刘高敏并非个例。从2015年到2020年,在威宁城镇化建设高速推进的征途中,刘高敏只是数万个成功创业就业过上幸福生活的群众之一。

  五年来,威宁以易地扶贫搬迁、易地就业扶贫、易地产业扶贫的“三易”模式,破解贫困群众居住条件差、就业难度大、群众增收困难几大难题,动员66565人从乡镇搬进县城,组织10余万人通过培训掌握技能,全县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181418人实现就业,数以万计的群众圆了“城里有套房,家人有就业,一家人幸福生活”的梦想。

  夏日的草海,像一颗镶嵌在群山之间的明珠,在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在草海北面,东起西海码头西至江家湾的草海北坡生态公园像一袭绿绸,飘逸在草海和威宁县城之间。走近一看,慢行道上,人群往来,或漫步闲语,或骑车嬉戏......好不热闹闲适。

  晚饭过后,67岁的张家珍牵着孙女儿的手,到北坡散步消食。清凉的风从湖面吹来,解了暑气的燥热,奶孙两人一路走走停停,很是惬意。

  张奶奶说,从草海北坡生态公园新建伊始,她就和老姐妹们一天天关注着,见证了整个草海北坡生态公园建设的过程,也见证了草海北坡从无人问津到人群往来的变化。

  她说:“从商贸城的家出来,到北坡公园入口不过10多分钟,我每天都和老姐妹们要来转几趟,看看风景、散散步、聊聊天,特别舒服。这里就像威宁的后花园,是休闲娱乐的好地方。”

  张奶奶还告诉我们,她在每天游走北坡的过程中,还发现了很多乐趣。春天看看各种各样的花,夏天还能带着孙女儿摘摘野果,秋天公园里更是五彩缤纷,冬天下雪了也别有韵味。

  张奶奶的幸福生活,与威宁坚定不移坚持“大城大县”战略,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宜商的现代化高原湿地生态滨湖城市和滇黔结合部重要区域性新兴城市的科学规划是分不开的。

  威宁县委县政府始终牢记“城市的核心是人”科学论断,围绕“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乐业”方针,突出民生改善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始终从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入手,着力提升公共服务品质,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截至目前,威宁县城区建成景观大道、广园路、滨海片区路网和园区路网等城市主次干道30.72公里,城市路网骨架基本完善,城市交通有力改善。城镇基础设施投资建设项目254个,累计完成投资132.04亿元。

  随着“交通大会战”“水利大会战”等一系列惠民利民举措的落地,全县交通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慢慢地加强,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12000公里,完成骨架路网1059公里、循环路网1368公里;建成高速公路总里程196.05公里,辐射35个乡镇(街道),极大地改善了大部分县域内尤其是边远乡镇的通达条件;草海机场已完成总投资的48%。全县饮用水覆盖率达100%,迤那——牛棚同城化发展稳步推进,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黑石头、东风、二塘、石门等示范小城镇建设初见成效。

  路网通达,水利兴民。威宁,不再沉寂,城镇承载能力越来越强,城镇经济发展慢慢的变好,城镇居住品质越来越高。

  曾经,威宁的大白菜只在周边几个市区小有名气,其他人却“不知所以”。如今,威宁的大白菜,不仅出了威宁,甚至“走出”国门,“飞”到东南亚,成为远近闻名的“香饽饽”。

  从现代高效蔬菜育苗中心移栽到双龙镇水潮社区江楠集团蔬菜基地,被务工群众精心呵护两个月左右长得鲜绿圆润,采摘到冷链物流中心打冷,再由威宁江楠现代农业物流园向全国各地甚至东南亚市场输送,最后端上千万里外异乡人家的餐桌。

  这是威宁白菜的故事,也是威宁整个蔬菜产业体系已基本构建完善的写照。而“白菜”出山也只是威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小样本,折射的是威宁势如破竹的产业大发展。

  说工业,以贵州威宁经济开发区为核心,威宁聚焦聚力“工业强县”战略,坚持以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为主方向,以扩总量、优增量、提质量为主目标,谱写了“工业提速”“园区提质”“招商提效”“服务提档”四大行动的威宁速度。

  如今,走进贵州威宁经济开发区,服装厂、加工厂、包装厂.......一家家企业如雨后春笋,正带领着威宁产业高质量发展跨向新的平台,也引领着数万名困难群众脱贫增收。

  2020年,贵州威宁经济开发区共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1.6亿元,解决劳动力就业16000人。

  说农业,威宁将县城周边40万亩土地规划整合为数十万人的“致富菜园子”,实现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腾飞。

  走进40万亩蔬菜基地,各色蔬菜沐浴在阳光下,茁壮成长,助力威宁数以万计的群众增收脱贫。光7万亩易地产业扶贫核心基地,就有7万名贫困人口享受分红。

  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和160多家专业合作社纷纷投入威宁产业高质量发展浪潮中。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致富能人形成了威宁产业发展的“三张王牌”,带动威宁产业品牌和品质都得到了质的提升。

  “威宁苹果”“威宁蔬菜”“威宁洋芋”等一系列特色优势产品在市场上叫响口碑,助力威宁从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迈进。

  打出“组合拳”,按下“加速键”。2020年,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冲击下,威宁顶住压力,经济提高速度上半年即由负转正,逐季加快,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6%。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87.83亿元,经济总量从全市第六位跃居全市第二位,在全省排名第十五位。在全省县域经济综合测评第三方阵甲类15个县排位中始终处于领跑地位。

  随着城镇化建设逐步走向深入,威宁取得的成绩也是有目共睹的。截至2021年3月,威宁非流动人口城镇化率提升到48.47%,全国卫生县城、省级文明城市、省级园林县城、全国“双拥模范”县城等城市名片被逐一擦亮。

  日子像流水一样逝去,在日复一日的革新中,威宁,踏着铿锵的步伐,朝着更美、更好、更富裕的明天激流勇进。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