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yx爱游戏官网入口:2025年具身智能产业深度研究:人形机器人硬实力助力行业加速量产(附下载)
来源:ayx爱游戏官网入口 发布时间:2025-11-07 23:41:47
来源:ayx爱游戏官网入口 发布时间:2025-11-07 23:41:47
具身智能机器人将成为继智能汽车后新一代智能终端,发展的潜在能力巨大。2010 年代 前后,消费电子是最热门的智能终端赛道,手机、电脑、平板等产品快速迭代; 2020 年之后,搭载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的智能汽车接替成为最大的智能终端赛道, 新车型和新技术不断发布;在未来,搭载具身智能的人形机器人有望接力成为新 一代智能终端,成为继智能汽车后的下一个万亿级赛道。
2022 年以来机器人企业注册量大幅度增长,投融资活跃度明显提升。2022 年,特斯 拉作为行业先行者推出 Optimus 原型机,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进入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期。 2022-2024 年,继特斯拉之后,国内外大量企业进入人形机器人领域,形成了多元 化竞争格局。据企查查数据,2024 年国内人形机器人企业注册量为 104 家,同比 增速达 104%,人形机器人相关企业注册量大幅度增长。长期资金市场方面,人形机器人 成为投融资热点。2025 年 1-7 月,国内人形机器人行业融资达 101 起,融资额超 过 260 亿元,已超越 2024 年全年,长期资金市场热度高涨。
产业进程加速,行业步入量产前夕。2024 年之前,人形机器人行业处于实验测试 阶段,产品性质为原型机,多通过手工组装的方式来进行生产制造,规模多在 10 台 以内。2024 年-2025 年,行业进入试制阶段,产品性质为工程试制机,通过小批 量试制线进行生产制造,部分头部企业开启数十台至数百台的试点交付,汽车工 厂、工业巡检、展厅接待等成为试点落地的主要场景。2025 年以后行业将进入规 模量产阶段,特斯拉也宣布将在 2026Q1 发布第三代量产型号的 Optimus 人形机 器人。
机器人企业按业务侧重点可大致分为硬件型(侧重本体/小脑)与软件型(侧重大脑)。 硬件型企业从机器人本体,包括关节模组、电机、减速器、控制器等,与小脑运 动控制算法作为业务起点,着重强调本体载重、速度、运动能力等,典型代表如 宇树科技。软件型企业多从具身智能,如 VLA 大模型、世界模型、仿真合成数据 等环节为业务起点,主要是通过外采零部件组装的方式搭建机器人本体,着重强调 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典型代表如银河通用。而像特斯拉、小米、小鹏等具备规 模优势的车企,兼具硬件制造基因与继承自智能驾驶的软件基因,在机器人赛道 中可以称为全栈型企业,不过对于初创企业而言要做到软硬件全栈难度较高。 行业发展进入第二阶段,硬件型企业关注量产制造与迭代降本能力。2022-2025 年 为国内人形机器人行业发展的第一阶段,产品从实验室初步走向产业化;2025 年 之后人形机器人行业发展进入量产应用的第二阶段。对于硬件型企业而言,本体 与小脑的技术路线逐渐收敛,未来重点要关注的能力,一是批量量产的制造能 力,能否快速从小批量手工产线迈向大规模量产,保障产品性能和一致性要求下 完成订单交付;二是持续迭代降本的能力,目前数十万一台的价格不管是在工业、 家庭还是商业服务场景都相比来说较高,BOM 成本高企的根本原因是机器人所用零部 件此前传统需求较少,例如高精度丝杠之前主要用在高端机床,未来有望通过规 模化生产摊薄成本。
行业发展初期硬件先行,因此硬件型企业量产进度总体领先,软件型企业有望后 程发力。目前国内人形机器人企业中,宇树科技量产进度最为领先,2024 年人形 机器人交付即超 1500 台,优必选、智元机器人也已实现千台级量产,乐聚机器人、 银河通用等预计在 2025 年将实现量产超千台。在行业发展初期的测试与试制阶 段,行业呈现硬件先行的特点,硬件型企业量产交付进度总体领先;未来随着人 形机器人从试点向规模化落地应用发展,在大脑端具备优势的软件型企业有望在 商业化进度上后程发力。
宇树科技 2016 年成立于杭州,专注于消费级和行业级高性能通用四足/人形机器 人。公司 2016 年成立后,先后推出 Laikago(2017)、Aliengo(2019)、A1(2020)、 Go1(2021)、Go2(2023)、B2(2023)等四足机器狗,在全球机器狗市场销量 领先。宇树科技于 2023 年拓展至人形机器人领域,2023 年 8 月推出首款通用人 形机器人 H1,2024 年 5 月发布 G1 人形智能体。2025 年 7 月证监会官网披露宇 树科技 IPO 辅导备案,人形机器人赛道迎来长期资金市场的标志性事件。
宇树科技创始人组合凭借技术与商业融合能力,引领公司在四足机器狗与人形机 器人领域快速崛起。创始人王兴兴兼任 CEO 与 CTO,曾是大疆核心工程师,其 早期技术积累聚焦于四足机器人领域,从大学时期低成本研发出高性能四足机器 人,到创业后连续突破技术壁垒,成为技术型创始人的典型代表;联合创始人陈 立为王兴兴在上海大学期间好友,曾在头部视频监控企业工作,后与王兴兴一起 创立宇树科技,主要负责公司商业化与市场推广。
宇树科技是国内估值最高机器人初创公司之一,已进入 IPO 辅导阶段。截至 2025 年 9 月底宇树科技累计融资金额预计超 20 亿元,投资方包括美团、红杉中国、 中信金石、经纬创投、深创投、北京机器人产业投资基金等众多行业知名机构; 2025 年 6-7 月完成的 C 轮融资由中国移动、腾讯投资、锦秋基金、阿里巴巴、蚂 蚁集团等参与,公司大部分老股东也参与了跟投,投后估值已达 100 亿元。上市 筹备方面,根据证监会披露公告,宇树科技已正式开启 IPO 辅导流程,由中信证 券担任辅导机构。
宇树科技产品线初期以四足机器狗为主,后拓展至人形机器人方向,凭借硬件核 心优势满足应用需求。四足机器狗产品线包含消费级的 Go 系列、A 系列和工业 级的 B 系列,凭借卓越运动能力和地形适应性,大范围的应用于工业巡检、安防救援、 娱乐、教育科研等场景,有效满足复杂环境下的高效作业要求。人形机器人产品 线中,H 系列定位工业,具备高负载、高精度的特性,适配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物流搬运 等场景;G 系列定位消费级,依托仿生运动控制与多场景交互能力,可拓展至商 业服务、家庭助手等领域;最新推出的 R1 轻量化人形机器人以 3.99 万起售价成 为门槛极低的亲民选择。
人形机器人产品中,宇树科技 H1、H1-2、G1、R1、H2 等人形机器人型号,在规 格性能与应用场景上区分。具体来看,H1 身高 180CM、体重 47KG,单腿 5 自 由度搭配可拓展的 4 自由度单手臂,凭借 3.3m/s 的世界纪录级移动速度,适配 对运动性能要求比较高的场景;H1-2 身高 178cm、体重 70KG,单腿 6 自由度、单 手臂 7 自由度,关节扭矩参数更优,偏向重载类应用;G1 身高130CM、体重 35KG, 单腿 6 自由度,单手臂自由度可选配,移动速度 2m/s,9.9 万元的价格具备高性 价比;G1EDU 与 G1 身高规格相近,在其基础上拓展了单手灵巧手(含多主动自 由度)、腰部自由度可选配等特性,进一步强化精细操作与场景适配性。最新发 布的 H2 仿生人形机器人高 180cm,重 70kg,首次使用了仿生人脸设计,使得整 体外形更接近人类。
宇树科技硬件优势突出,自研关节模组等核心零部件,构建性能与成本壁垒。公 司自主研发电机、减速器、控制器、激光雷达等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在机器人运 动能力上实现全球领先。自研高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关节电机扭矩强劲,人形机器人 H1 搭 载的关节电机最大扭矩达 360N・m,搭配自研减速器可实现高精度传动;自研 4D 激光雷达 L1 应用于 Go2 时,以传统方案 1/10 的成本实现 360°×90°全景感知, 最小探测距离仅 0.05 米,极大优化环境感知能力。成本方面,核心零部件自研显 著减少相关成本,叠加自建工厂模块化产线与规模化量产,逐步降低硬件成本,人 形机器人 G1 总硬件成本远低于同类型企业,首次将全尺寸人形机器人价格拉至 10 万元内,形成显著价格优势。
宇树科技下游应用覆盖 B 端与 C 端,包括工业、巡检、科研、消费等细分场景。 具体来看,其应用场景已形成多维度布局:B 端市场包括与国家电网合作的电力 巡检、与世隆科学技术合作的安防巡逻,以及消防救援、应急处置、汽车厂内运输等 工业物流场景,搭载机械臂的“B2”型号还可执行核电站检修等危险环境操作; C 端市场侧重教育与消费需求,既提供教育套件供高校实验室采购,高端消费玩 具也通过海外众筹渠道销售。从产品结构看,2024 年四足机器狗、人形机器人、 零部件销售额占比分别约 65%、30%、5%;其中 80%的四足机器狗用于研究、教 育和消费领域,20%用于工业领域,人形机器人则应用于研究、教育和消费领域。 宇树科技四足机器狗与双足机器人出货量全球领先。2024 年四足机器狗销量 2.37 万台(全球占比 69.75%),人形机器人交付超 1500 台,人形机器人和四足机器 狗出货量全球领先。客户群体涵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2021 年 4 月至 2025 年 3 月间近 30 所高校采购其产品,近期还与智元机器人共同中标中移(杭州)项 目,其中宇树中标 4605 万元小尺寸人形机器人采购包;生态建设上,开源强化学 习代码 RLGYM(支持多型号机器人)并提供全流程教程,降低开发门槛以助力 应用场景深化,并开源 UnifoLM 系列下的世界模型-动作(WMA)架构。
乐聚机器人 2016 年 3 月成立于深圳,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从教育 级产品起步切入全尺寸人形机器人赛道。乐聚机器人以“让机器人走进生活”为 核心定位,从教育级人形机器人切入,逐步拓展至科研与工业轻型场景。2016 年 企业成立,获得青橙资本天使投资并发布第一代仿人机器人 AELOS;2017 年发 布 AELOS 教育版,同年获腾讯、深创投 A 轮融资;2018 年发布家庭版 PANDO 机器人,并亮相平昌冬奥会“北京 8 分钟”;2019 年发布 AELOS LITE&AELOS PRO;2020 年发布中型双足仿人机器人 ROBAN 与智能积木套件 CUBE;2021 年 发布 AELOS 高校版;2022 年发布 AELOS SMART;2023 年发布高动态全尺寸人 形机器人 kuavo,并成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4 年发布面向特种 领城的人形机器人 Kuavo-MY,并与华为深入合作,夸父人形机器人搭载盘古具 身智能大模型亮相华为开发者大会。
乐聚机器人创始团队源于哈工大机器人俱乐部,团队在校期间技术积淀与对运动 性能的重视构成公司发展起点。公司核心团队主要为哈工大校友,在校期间为机 器人发烧友;三位联合发起人中,冷晓琨创始人兼董事长为哈工大计算机博士, 哈工大机器人俱乐部成员,2012 年作为队长率机器人舞蹈团队登上央视春晚舞台, 2017 年入选 2017 福布斯中国 30 位 30 岁以下精英榜名单;常琳同样为哈工大计算机博士,哈工大机器人俱乐部成员,从事人工智能理论研究多年;安子威创业 前任职于投资机构,虽无技术背景但同样是机器人发烧友。团队凭借在校期间深 厚技术积淀,企业成立后先从 30-70 厘米的小型机器人做起,推出了国内首款可 快速行走的小型双足机器人 Aelos,如今已走进全国 5000 多所学校服务超千万名 学生;小尺寸机器人帮助乐聚完成了技术和资金的原始积累后,公司将视线重新 转回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在工业、家庭等场景中的可能性。
乐聚机器人已完成股改,IPO 计划正在推进中。截至 2025 年 10 月,乐聚机器人 已累计融资超 10 亿元,主要股东方包括玖兆投资、腾讯投资、深创投、东方精工、 前海基础投资等知名投资机构、产业资本和政府产投平台。乐聚机器人于 10 月 22 日完成最新一轮规模 15 亿元的 Pre-IPO 轮融资,目前乐聚已完成股改,IPO 计划 正在推进中。
技术路径上,乐聚定位本体公司,核心技术栈包括一体化关节、步态算法等,并 在操作系统、具身智能等方面深度融入华为生态。在开发第一代全尺寸人形机器 人时,核心零部件几乎全部来自国外导致成本极高,因此乐聚机器人将产业链国 产化作为目标,以造关节作为突破口,自研打造满足高动态、高强度需求的足式 机器人关节。在运控算法方面,乐聚在双足步态算法上深耕多年,自主研发“全 身动量控制算法”,根据传感器实时反馈动态调整机器人动作,确保其在不平地 面行走、跳跃、搬运时的稳定性,这使得无论是 AELOS 的稳定快走,还是“夸 父”的连续跳跃都成为了可能。2023 年发布的第三代“夸父”核心零部件国产化 率已到达 90%以上,成本一下子就下降。此外,2024 年乐聚便与华为达成合作,推动 “夸父”率先搭载开源鸿蒙操作系统和盘古大模型,并接入华为云 CloudRobo 具 身智能平台。在华为开发者大会现场,“夸父”完成问答互动、递水、击掌等复杂动作,成为全世界首款具备多模态交互能力的鸿蒙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布局上, 乐聚机器人还陆续投资了泉智博(一体化关节)、立聚动力(电机)、灵心巧手(灵巧 手)、刻行时空(数据平台)、具脑磐石(具身大脑)、具识智能(操作系统)等上下游企 业,进行产业链全方位布局。
乐聚机器人核心产品大致上可以分为两类:面向教育市场的 30-70 公分小型双足机器人、 面向工业与科研场景的全尺寸通用人形机器人。中小尺寸双足人形机器人系列包 含中型机器人 ROBAN 和小型双足机器人 AELOS SMART、AELOS PRO3、AELOS 开源鸿蒙版、AELOS Embodied,采用自研高精度舵机及步态算法,兼具运动能力 与开源可扩展性,其中 ROBAN 是适配 ROS 的 AI 与课程平台。通用人形机器人 以 KUAVO-MY(夸父)为代表,国内首款具备跳跃能力、首款实现产业化落地、 首款搭载鸿蒙操作系统的全尺寸人形机器人,能够应用于工业智造、商业服务、 科研教育等多个领域。此外,乐聚机器人产品线还包括编程教育系列机器人 PANDO、智能积木套件 CUBE、编程板产品、医疗物流机器人 FlUVO 系列、全地 形重载运输机器人攀山侠等。
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夸父”KUAVO-MY为国内首款高动态开源鸿蒙人形机器人,兼具高性能运动能力与华为软件生态优势。基础参数方面,KUAVO-MY 主体采 用航空级铝合金材料,身高约 1.47m,全身自由度 40+,单臂自由度 7,颈关节自 由度 2,灵巧手 6 自由度,10 个可活动关节,电池 60v,麦克风阵列 6MIC。系统 方面,KUAVO-MY 搭载华为盘古大模型与开源鸿蒙系统,实现泛化任务规划、精 准感知和智能行动,具备高效的学习记忆能力与模仿学习能力。KUAVO-MY 还提 供了全方位接口开放,支持用户集成各种技术,实现机器人功能扩展和优化。
下游应用方面,乐聚机器人采取科研商用—工业场景—家庭服务三阶段产业化 路径,2025 年 Q1 交付 300 台人形机器人,预计全年交付量 1000-2000 台。第一 阶段在科研商用方面,乐聚机器人与哈工大等高校合作,通过承办大赛和提供实 验平台,培养人才并反哺技术迭代。第二阶段工业制造是乐聚机器人目前重点攻 关的板块,KUAVO 机器人已批量交付给一汽红旗、北汽越野车、蔚来汽车、江苏 亨通等工业公司,在汽车总装车间等场景执行自主搬箱等任务。第三阶段家庭服 务为最终目标应用场景,乐聚的终极目标是让机器人进入家庭,目前正与海尔、 中国移动、苏州康养集团等伙伴合作,探索老人陪护、日常家务等场景,为未来 的万亿级市场做准备。量产交付方面,2025 年 1 月乐聚将第 100 台全尺寸人形机 器人交付北汽越野车,2025 年一季度共交付了 300 台人形机器人,预计全年交付 量会达到千台级。
2.3. 众擎机器人:依托供应链优势,快速推动规模化量产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