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门楼变迁记
来源:米乐m6 发布时间:2025-01-07 13:35:25
“一座门楼便是一部形象、微缩的政治经济学。”宁夏西吉县县委宣传部的张明说。
“女娃的脸,自家的门。”西北老乡盖房修院,历来注重门楼的制作。但是穷的时分,一座好点儿的门楼就值两口箍窑,大部分人家都“考究”不起。
70年代,宁夏的沟沟峁峁仍是草房连片。能抵挡的人家,在矮趴趴的院墙当间开个口儿,三根树干一搭,弄个活动的木栅门,便是门了。不甘心要这种“柴门”的,立座门楼也多半是土坯砌的,顶上苫着谷草。直到80年代初,“稀罕”的鱼鳞瓦才逐渐多了起来。那时的门楼都很狭隘,有的只开一扇小木门。
从小在西吉乡间长大的张明说,80年代初期,左邻右舍一些头脑灵活的人开端推起架子车把蔬菜、余粮运到城里去卖,腰包逐渐鼓了起来。在这些人的影响下,不出几年,乡亲们都动了起来。搞饲养的搞饲养,试种地膜玉米的试种地膜玉米。到90年代,他地点的村已迈过了脱贫的门槛。日子有了热乎气儿的乡亲们,首要想到的是造个像样的“窝”,圆自己代代沉淀的梦。一时间,结构健壮的砖木瓦房在这块刚刚复苏的土地上,骄傲地连成了一片片。
十里八村工匠们的手工总算有了用武之地,一座座门楼就像公园里一座座精美的小亭子,青瓦抱脊,飞檐斗天,而门楼的宽度过辆架子车也捉襟见肘。粗粗预算,这样一座门楼少说也得七八百元。
西吉团结村是黄土高坡上很多的“商场村”、“运送村”中的一个。支部书记陈光芒告知笔者,这个村从1992年开端,进一步解放思想,发动群众上致富新台阶。淀粉、铁器加工厂、饮食服务、批发零售一同上,上一年工农业总产值到达4136万元,比1992年翻了两番。活计做大了,许多家都增加了小货车、三轮车和面包车,为便利进出,他们把门楼又加高、加宽,去掉了门槛。
笔者在村里村外散步时发现,那些靠大道的人家干脆把宅院移到了房后,窗户也不再荫蔽地朝内,而是大方地当街敞开,运营百货、卖发菜、做皮张生意。“门楼”天然也缩进了两房之间,成了门洞。
在乡民杨荣家,笔者看到,传统的门楼好像已不见了踪影,两扇大铁门足有4米多宽,百十平米的宅院很是宽阔。他的家人说,家里首要跑运送。一部春风大货车上新疆、去内蒙古,拉去淀粉、粮食,拉回化肥等物,只此一项,年收入便是几万元。大铁门是专给货车扩建的,不跑时货车就停在宅院里。
陈光芒介绍说,门楼的格式变了,上面的装修也都“提高了层次”。有的贴着瓷砖,描山画水,有的刻着麒麟、狮子滚绣球图画。就连两头的对联尺幅也宽展了,内容更是“年年添新意,岁岁有不同”。70年代末80年代初是“万家喜饮屠苏酒,举国欣耕责任田”,往后是“百家争鸣春色好,四化方兴现象新”,而现在则成了“门迎晓日财路广,户纳春风吉庆多”、“旧岁又添几个喜,新年更上一层楼”,越来越五光十色了。
习主席在宣布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时指出:“家事国务天下事,让公民过上幸福日子是头等大事。”这再次强调了我国一心一意为公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为公民发明幸福日子的奋斗目标。【具体】
- 上一篇:走进旺苍仰视我国赤军城
- 下一篇:石雕牌楼的标志意义